World绘本馆《小鸡的房子》故事会|互动辩论环节亮了……

自从疫情以来,绘本馆故事会开展得断断续续,尤其去年一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今年终于可以放开做活动啦,可是没有唱歌、舞蹈、绘画的功底的我,又没有组织教学的经验,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我该如何才能组织好每一场故事会呢?
无意中关注到老徐说教育这个公众号,有了非常专业的故事会方案指导,这让我信心倍增,立即报名了新书体验官。
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我们在绘本馆开展了《小鸡的房子》故事会。
 
 

活动邀约

周四下午,在群里发布活动邀约,以往我们是在小程序上发布活动链接报名,效果不是很好,这次改成群内接龙报名,一下活跃了群气氛,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计划招募20人,报名20人,实际参与15人,孩子年龄3-10岁都有。
 
 

活动热身

之前是准备带着孩子做关于小鸡的游戏,但没有找到合适的音乐,就改成跳韵律操《妈妈爱着你》了,这是动画片《萌鸡小队》的主题曲,孩子们相对比较熟悉,而且韵律操的动作也比较简单,孩子容易模仿。
 
 

故事讲读

导入:萌鸡小队中四只可爱的鸡宝宝喜欢跟着妈妈在森林里面探险,今天赵馆长也要带小朋友认识一只可爱的鸡。
讲读:为了保留后面小鸡出生的惊喜,对封面没有进行提问,
对环衬进行提问:

黄色的环衬页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香蕉、太阳、黄色的垫子……

黄色带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温暖的、舒服的

自画像页提问

什么是自画像?

自己画自己

裂缝变得越来大,是什么原因导致小鸡的房子裂缝越来越大?

小鸡钉木板的力气太大了/地震了!

没有人猜到,房子就是小鸡的蛋壳。

碎片往下掉,这时小鸡的心情是怎样的?

“非常害怕”

“害怕得都闭上了眼睛”

“害怕得都捂住了耳朵”

小鸡吓得浑身发抖,作者是用什么颜色表示小鸡的恐惧?

黑色!

鸡妈妈的出现,让孩子们恍然大悟,原来小鸡的房子就是它的蛋壳。
 

互动讨论

环节一:快问快答,故事回顾
这个环节我准备了几个问题,每说出一个问题要快速举手回答,锻炼孩子专注力的同时还能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1. 小鸡每天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它每天都会做哪些事情?
  2. 小鸡的房子有了裂缝,它都用了哪些方法来修补?
  3. 小鸡很喜欢画画,它的画前后有什么变化?
  4. 小鸡是从妈妈肚子里面直接生出来的还是从蛋里面孵出来?(给小一点的孩子来回答)

 
环节二:辩论赛
 
故事会上有一部分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所以我还是想让通过辩论的形式,向孩子传递“勇于打破舒适区”这一观念。我邀请了两位家长一起来参与。
辩论主题:小鸡住在房子里舒适,还是来到外面舒适?孩子(正方):小鸡来到外面更舒服。家长(反方):小鸡住在房子里舒适。孩子:小鸡在外面有更多的好朋友、有鸡妈妈保护它、它的画更丰富了、能吃到更多的好吃的、能自由地奔跑。家长:小鸡在房子里会比较安静、房子会让它觉得很安全、风吹不到、雨淋不着。总结:小鸡待在蛋壳房子里会比较安全,如果它能走出原有的舒适区,就能体验感受到更加精彩的外部世界。

 

 
 

延伸活动

小手工制作——《小鸡出壳啦!》,希望孩子们能像出壳的小鸡一样,勇于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探索更加广阔、更加精彩的外部世界。
 
 

反思总结

做完整个活动感觉有两个遗憾和不足,首先,做完游戏,让孩子围着圈圈坐下来听故事,我是第一次在垫子上给孩子们讲故事,经验不足,没能很好地组织孩子就就座。
第二,因为书是大开本的,想着直接拿着书给孩子们讲,远一点的孩子听不清,看不见,要么说话,要么在垫子上滚来滚去,秩序有点混乱,不得不停下来调整了孩子们的位置,很影响听故事的专注度,还是做成PPT放到大屏幕上讲比较好。
 

最近总是能从《小鸡的房子》故事会中发现一些独特的创意,之前有位老师将孩子突破舒适圈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相结合,今天晨芳老师在互动环节设计的辩论赛也很新颖,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让家长加入进来特别棒,增加他们的参与感~

晨芳老师是一个特别会扬长避短的人,通过这个故事会让我们看到了不一定能歌善舞才能当好一名绘本讲师,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就是最棒的!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分享和点个“在看”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3年4月12日 18:14